当前位置:小说> 书库> 李德善杜甫

李德善杜甫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侠名

主角:李德善杜甫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为了避免这种局面,在权限范围内的,不需要自己负责的通商文牒这件事上,当地官员是不得不配合提供的。

那么胡商为什么愿意帮助他?一方面等于是用投资的方式来购入通商文牒,为自己做生意行个方便。

另一方面也是抱有天使投资的心态,万一李大人做成了呢?他日后当了荔枝采买使,自己抱住大树好赚钱。

李德善真的试验成功,当地官员必然追杀他。

因为他的成功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。

人家跑来广州几个月就办成了,你们那么多人那么多年在广州干什吃的?这是很容易被联想到的罪名。

李德善回到长安,被太监套取方案想要邀功,实属平常。

无论哪个码农做的具体事情,最后承报总得由高管来完成,无非哪个高管,或者说双方怎么一个利益分配的模式。

如果让太监高管申报,很可能日后就会安排太监团队的其他人负责,李德善就为他人做了嫁衣。

反过来,由杨国忠申报,杨国忠本就是李德善所在部门上司的上司的上司,一个系统的,那么最后还是会派李德善这个熟悉的人去全权负责。

活儿接下来之后,层层摊牌扩大规模是必然的。

甲方说一个月,乙方总经理对内传达就只剩20天,部门经理对码农传达就只剩10天。

不是谁在故意克扣什么,而是每一层都需要控制风险。

总经理会想,30天都给你,万一到期了没搞定他岂不是被动?所以他只给你20天,给自己留够找其他备用方案的缓冲时间。

贵妃可能只吃了一颗,但最后砍了一座园子。

而随着项目的升级,随着新的PE,VC的介入,最初的天使投资人的利益未必能保住,比如胡商,比如荔枝园的主人。

这个道理很简单,容易做的事情凭什么轮到你做呢?至于贵妃吃了好,来年长安城的贵人们都要吃,这是好事还是坏事,要看市场能否发挥作用。

这事儿搁在古代就很糟糕,因为市场不起作用,会变成竭泽而渔。

搁在今天,那是岭南之幸,当地人致富的途径。

因为价高者得,无论种植成本还是运输成本最后都得由消费者买单。

俗称当地的种植商,沿途的经销商都能赚到钱。

这是拉动消费的好事情。

当然,在古代就不是了。

我给你复述整个故事,是让你看到这就是人世间。

你不能用丑恶的嘴脸这么巨婴化的视角去看待问题,你要看到千姿百态的人性,不同处境下不同位置的人的利益诉求,以及反反复复的博弈过程。

尊重利益,尊重人性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。

而这个前提,是我们那天说的,你得能够看懂人,看透人,甚至看明白别人自己都未必懂自己的那部分幽暗细微之处。

否则,在这个世上,你真的很难混出头,甚至想活得松快些,都挺艰难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李德善杜甫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