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不见的证人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岑嵘

主角:童理苏瑞光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假使朴道元真的能做到,那他一定记忆力过人,可是我在他家的月历上看到他记满了普通的事情,比如常用的电话号码、谁谁谁的生日、到哪里去乘几路车……所以,他的记忆力是普通的,根本没办法做到记住钥匙形状这种高难度的事情。

那么也就是说,他在这件事情上撒了谎。或者当时他是用其他办法盗窃的。可是人都决定要死了,为什么要撒这个谎呢?

我的推断是他只有证明自己是20年前的系列盗窃犯,才能证明他是棉纺厂路杀人放火案的真凶,要不然,人们一定会怀疑他的动机。

如果他不是20年前的真凶,那么他同样可能不是如今杀人案的真凶。当我心里冒出这个念头后,忽然有一件事更加证实了我的猜想。

“下面是我想说的重点,”童理喝了口水,理了下思路,“也就是关于他提到的金盆洗手。”

“据朴道元说,20年前他就已经金盆洗手了。这件事我用我的经济学本行来分析一下:既然选择犯罪,那就意味着高风险。俗话说‘人在江湖飘,哪能不挨刀’,再高明的罪犯如果不及时收手,迟早会被警察抓住。但犯罪中所谓的风险和成本并非一成不变。

“假设有两个人都有盗窃10万元的动机,成功的概率也相同,因此也同样面临被警察抓住坐牢的可能性。这两人中一个是刚刚闯荡社会的20岁的新人,口袋里有1000块,而另一个是50岁的老江湖,有房有存款有社会地位,所有资产加起来有100万。这个时候,他们自身的情况不同,对风险的理解也不同。

“新人会认为,虽然有被警察抓住的可能,但这是赚取全部家当100倍利润的大好机会,并且自己也没什么前科,判不了几年,这个险当然值得冒;而50岁的老江湖却认为,如果失手遭受的损失不但是失去现有的一切,而且会把以前侥幸漏网的案子都翻出来,搞不好要坐一辈子牢。

“他们面临相同的成功概率,但可能发生的结果却大不相同。”

“我再说得通俗点吧,”童理抓起苏瑞光的杯子放在桌子一头,又把一个烟灰缸放在另一头。“我们假设这一头的杯子代表的是收益,另一头的烟灰缸代表的是风险。”

童理继续拿起一个打火机,从烟灰缸的一头向杯子的那一头缓缓移动。

“一开始作案,风险很小,但收益很大,但慢慢地,我们会来到一个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,”童理在两者中间停下移动的打火机,继续说道,“人为什么会‘金盆洗手’,就是因为随着作案次数越来越多,风险就变得越来越大,普通盗窃案已经变成了系列盗窃的大案,累积的风险终于有一天超过了收益,作案就会停止。

“随着年纪不断增长,朴道元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,也就是供销社的副科长,有一定的职务,有稳定的收入,有医疗保险,还有可以望得到的退休金,这就意味着再次作案的成本变得极高,一旦被抓这些就全部清零,还可能在牢里过完下半辈子。”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看不见的证人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