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小说> 书库> 盛唐奇缘

盛唐奇缘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佚名

主角:李跃李适之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李福很快就将九幽琴搬过来,李跃款款而坐,盘坐在厅堂中的席踏上,将九幽琴小心的摆放好,他没有让云莺雪舞伴歌舞,长袖缕起,十指修长,寂静无声,落针可闻,俨然是一副琴中高手才有的风范,就连文士的领袖贺知章都小有触动,安静的坐在那里,做一个标准的听众。

九幽如墨,轻叩琴弦,乍声而起,自饮高歌。

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,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,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。
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,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,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。

此事古难全,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!

低音绕梁,久传不绝,李跃端坐在那里,仿佛将所有的思念与期盼凝聚在这首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之中,而厅中的所有人都已经完全沉醉在其中,而贵为文坛领袖的贺知章此刻也情不自禁的沉醉其中,不愿意从这份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美好意境中走出来。

“好曲,好诗,好词!”一连三个好字,可以看出贺知章对李跃这一曲的评价有多高。

“此曲双调九十五字,前段九句四平韵,后段十句四平韵。上下阙,九十五字,平韵。与唐大曲同而不同,与唐诗有异而尚存。”李适之满脸兴奋的点评道,心里乐开了花,谁说我儿子没有才能,就凭着一曲,哪怕是当今圣上李三郎,恐怕闻此曲也要拍手称快。

外行听热闹,内行听门道,久浸风雅的贺知章对于音律也是相当在行的,他不解的问道:“郎君这首大曲可有曲名,平仄新奇,配合郎君的琴艺可谓绝唱,整篇文章似乎主旨意在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乐观,但是又觉得包含深意。”

李跃谦虚的起身,大言不惭的说道:“此曲是我昏迷期间,虽然神识不清,仍然能够感受到父亲母亲日夜的相伴,其中的亲情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,深有所感,后来大病初愈,便一直埋头回味当日的感受,终于在今日,灵感如同泉涌,不由自主就弹出来了,曲名我还没有想好,就由父亲来帮我取个名字吧。”李跃心里默默的给苏东坡大家道声歉,借佳作一用。

李适之此刻早已乐开了花,说道:“跃儿有这个心意,为父已经十分欣慰了,不过词曲音律之时,还是要推你贺伯父,就让他来取名吧。”

李跃顺水推舟地说道:“既然如此,就希望伯父不吝才思,去了好听的名字,

听闻这首词曲真的是李跃的原创,贺知章看待李清就像同辈人一般,丝毫没有架子,说道:“岂敢越俎代庖,郎君有此大才,实为李公之福啊,恭喜李公,贺喜李公啊,曲名就由李公来取吧,父子佳话,不日定可传遍长安。”

就这样推脱了一番,贺知章也一时技痒,这等名曲,他早已经想好了名字,只是不好意思夺了李适之的风头,此刻眼看李适之是真心实意想让自己来帮忙取名字,便说道:“就叫它清风霁月曲。”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盛唐奇缘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