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上最看不透的7张面孔

来源:阅文

状态:已完结

作者:李颜垒

主角:王莽,曹操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一篇《让县自明本志令》的自述可以让人更清楚地看到曹操真实的一面。由举孝廉而成一郡之守开始,曹操一直希望能够留名青史,为世人所知。创业的道路艰辛不平,初时的雄心也不过是封侯为将,不过一路逐鹿而去,竟开创了一片天地,连曹操自己都有些恍惚。位极人臣的曹丞相最后说了句大实话:面对世人对其的非议与指责,他情愿退一些封地,但现在天下还未安定,让位是绝对不可能的。曹操的这番话说得理直气壮,的确,“设使国家无有孤,不知当几人称帝,几人称王”。

其实,曹操也是一个普通人,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与情感纠结,只不过处在那个位置上,必要的杀伐决断不得不做。身居高位,手握权杖,善良与单纯只能引来杀身之祸,性格的复杂多变,正邪的杂糅融会,在此必不可少。

因此,他一面在《蒿里行》中哀叹:“铠甲生虮虱,万姓以死亡。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”一面又不得不继承了先秦以来的屠城“惯例”,多次再现惨绝人寰的暴力景观。战争中,一旦遇到顽强抵抗的城市,那么城破之日也就是百姓覆灭之时,这成为历代军队震慑人心的铁腕,到了曹操这里,也不例外,如果单单以此证明他的凶残,似乎有些片面。

当年,曹操打败袁绍追剿袁谭时,天气寒冷,河道结冻,粮船无法行动,曹操令当地百姓破冰拉船,许多百姓闻令逃跑。曹操下令捕获斩杀,当百姓得知,惧怕之下又亲往营中相投。曹操对这些百姓讲:“若不杀汝等,则吾号令不行,若杀汝等,吾又不忍,汝等快往山中藏避,休被我军士擒获。”对于一向依法治军的曹操,此刻的网开一面倒也颇有几分温情。

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柔软的地方,曹操也不例外。对于他来说,妻子丁夫人和幼子曹冲恐怕是其心中永远的痛。

《三国志》中记载:曹操的原配夫人丁氏没有子嗣,一直将早逝的侧室刘夫人之子曹昂视为己出。宛城之战中,因曹操强纳张绣的婶婶而引发了叛乱,曹昂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,曹操乘马脱险,而曹昂则死于乱军之中。丁夫人对于曹昂之死久久不能释怀,常责备曹操因一己之错害死了儿子,责骂哭泣再三,曹操一怒之下,将丁夫人遣回娘家。事后,曹操十分后悔,亲自驾车去接丁氏。面对曹操的一再示好,丁夫人视而不见。曹操见破镜重圆无望,只得离去。后来,曹操病重,自虑不起,叹曰:“我前后行意,于心未曾有所负也。假令死而有灵,子修(曹昂)若问‘我母所在’,我将何辞以答!”

幼子曹冲的死,或许更是曹操所受的一次重创。当时曹丕在一边劝父亲节哀,曹操脱口说道:“这是我的不幸,你的大幸。”曹丕做皇帝后有一次仍心有余悸地承认:“假使仓舒(曹冲)在,这皇位轮不到我来坐。”曹操的头风病几次发作,诸医束手无策时,他仍对杀掉神医华佗无一丝悔意:“华佗能够治愈我的头风病,但他不想替我根治,为的是想以此来要挟我,就算我不杀他,病也很难痊愈。”然而,同年冬天,当爱子曹冲患病,诸医束手无策时,曹操才悔恨地说:“我真的后悔杀了华佗,不然我的儿子不会病死。”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史上最看不透的7张面孔
返回顶部